添加时间:2018-10-30 14:01:55
鱼鳞病属遗传性疾病,根源在基因,目前尚不可能根治,也不可能通过治疗来改变遗传的基因。因此,诊断的首要依据是,家族中有无遗传性疾病史。一般来说,父母双方为鱼鳞病患者时,遗传几率大。不同类型的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也不同。
其次观察皮损表现。鱼鳞病按病理分类有四种。显性遗传性寻常鱼鳞病:本型为常见的轻型鱼鳞病,本病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及躯干,尤以肘膝伸侧为著。严重者可波及全身,伴有掌跖过度角化,鞍裂及指(趾)甲改变。2、性联遗传寻常鱼鳞病:较少见。皮损与上型略异,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皮肤干燥粗糙,往往遍布全身,腋窝、肘窝等部亦可受累,腹部较背部尤重。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又称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局限性者仅在四肢屈侧及皱壁部可有较厚的鱼鳞状角质片。重者可有疣疵状增生或呈局限性抚状增生损害称豪猪状鱼鳞病。4、板层状鱼鳞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往往对称性发于全身,以肢体屈侧、肘窝、国窝、腋窝和外阴等部较为明显。
最后看组织病理改变。显性遗传性寻常鱼鳞病,角质层显著增厚,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性联遗传寻常鱼鳞病,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增厚,棘层轻度增厚,真皮无明显变化,有时可在血管周围见有淋巴细胞浸润。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表皮角化过度,颗粒细胞层增厚,棘层上部细胞有网状空泡化,有时桥粒仅与一侧棘细胞相连表皮细胞有棘突松解,表皮内可见有水疤或大疤,真皮浅层有慢性炎症浸润。板层状鱼鳞病,表皮中等度角化过度,灶性角化不全,颗粒层及棘细胞层一部分增厚,表皮突延长,真皮浅层有慢性炎症浸润。
根据各种类型的鱼鳞病的不同皮损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的不同来进行诊断,对症治疗。
鱼鳞病医院详细登陆:www.hnpfb.com
健康热线0371—60915879
![]() |
![]() |
![]() |
![]() |
新一代进口F456-P纳米彩光像素激光毛周角化症治疗仪 | 全电脑ASD-C901型视频鱼鳞病治疗机 | 中药药浴 | 全电脑鱼鳞掌趾角化治疗机 |
![]() |
![]() |
![]() |
![]() |
全电脑鱼鳞病封包901型-4治疗仪 | 全电脑鱼鳞病905型治疗仪 | 全电脑鱼鳞病901型3治疗仪 | 全电脑日光浴照射鱼鳞病903型仪器 |